分享

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?

2021-11-11 15:24:08127 阅读

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,只有少数家长能及时发现并积极配合孩子治疗,但大部分家长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。那么,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,我们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?

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,首先,我们说物质决定意识,我这里提到物质,大家不要看到物质就焦虑,因为物质金钱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会有不同的差异,难道我们的金钱不够多,就很难培养出品格好的孩子吗?还会说我们已经很尽力了,但是我们的经济状况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平,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物质基础就这么多,我们没有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,买更好的车子等等。我这里要说的物质不是指这些,而是指我们家长所能提供给孩子的家庭环境、包括我们父母的人格、为人处事的方式、意识水平、生活习惯,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不知道怎么办时,能否给到孩子爱的支持和力量,能否以身作则给到孩子一个好的榜样,因为我们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任教师啊;以及夫妻关系是否融洽,是否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、有爱的家庭氛围,爸爸妈妈是否相互尊重、相互爱护等。

作为父母,有时候很难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恰当,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“你在用曾经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孩子”。人不是天生就能成为好的父母,每个角色都是需要学习的,而怎么做父母最直接的经验就是源于自己的父母,自己在成长经历中是怎么被教导和对待的,这种经验慢慢的习惯和内化后,自己也会这么对待孩子,尤其是那些曾经让自己获益的经验。这是一种价值的沿袭和传承,但同时也会让家庭模式重演。当然身为父母,出发点是好的,希望孩子好,也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给孩子。但问题就在这,社会发展和变化如此迅速,上几辈人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价值,但这些经验适合当代吗,那些曾经让你受益的事情对孩子的发展仍然是利大于弊吗。这个问题,我们应该向孩子征求意见,孩子最直接的感受了,也最有发言权。可能这么说做父母的又会有担心“我们要为孩子做长远打算,要为他的将来负责,由着他的性子来,那还了得。”,但有时候孩子的感受和快乐真的要比学习理论知识重要。教育界中有句话“先成人,后成才”,而有些父母在对待孩子时,习惯性忽略成人这一目标而直接奔着成才去,并且,以前的教育中强调的成人,更多是成为“符合社会规范,符合伦理道德”的人,现在的“成人”,不仅要符合社会规范,更要求个体成为“拥有独立、健全人格”的人。 因此,这个时代对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不断调整方法,多和孩子交流,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。

一般来讲,心理问题都有一个累积的过程,家长习惯了用某种方式对待孩子后,自己很难察觉到问题,而这种不恰当的方式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。如果家长能多关心孩子、多和孩子深入交流,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和真实感受,孩子的问题大多也不会严重到要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解决。直到孩子学习、人际上问题凸显出来才意识到。

其次,有之于内,必行于外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孩子所有心理问题的核心都是人格问题,人格问题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。人的行为是人格的外在反映,不同人格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不一样,反映也不同。人是毕生发展的,所以说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在不断改变,人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,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在跟着调整,这是人身心发展的正常过程。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符现实情况和社会规范,行为上出现了问题,那一定是由于人格有不完善的地方,行为问题只是外在表征,根本都在人格中,人格问题改变了,行为问题自然会改善。

在亲子教育和青少年咨询中有一句话“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”,这句话有两个意思,一是指父母都是关心孩子、爱孩子的,孩子的痛最终也会成为父母的痛;二是指孩子出了问题,父母的教育多少都有关系,孩子的言行举止是家庭教育最直接的反映。所以,如果孩子出了心理问题,父母一定要重视,不能简单的从孩子表面的厌学、早恋、叛逆、孤僻等问题上去指责孩子不听话、不成器会适得其反,要深入到这些问题的背后的原因,去理解孩子,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,同时从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上去反思。

第三点,陪伴很重要,一定要适度。我们再说下关于陪伴。说到亲子关系、亲子交流,许多人强调父母对孩子的陪伴。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固然很重要,但是一定要适度。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,父母要学会慢慢的退出孩子的生活,这样孩子才会变得独立。比如3岁父母要退出餐桌,让孩子自己吃饭;4-5岁退出卧室,让孩子学会独自休息,减少依赖;6岁退出浴室,尊重隐私,从洗澡开始;7岁退出私人空间,让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间;8岁退出家务,父母越懒,孩子越独立;11岁退出厨房,让孩子学会做饭,体会父母的不易;13岁慢慢退出选择,让孩子自己做主;18岁完全退出,这时孩子已经成年,他可以自己做主;结婚后,一定要退出孩子的家庭,他已成人,可以守卫自己的幸福,父母一定不要再参合孩子的夫妻关系,介入孩子的小家庭。

没有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,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遇到不同的困难,表现出不同的行为。父母可能在某一阶段发现孩子突然变了,尤其2岁、6-12岁、青春期, 孩子的人格发展是很快的,行为举止的改变也很大,有些父母可能会对孩子的这些改变很恐慌,这说明亲子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,陪伴的度不够。

并且出心理问题的孩子,大多和父母相处不好,这个除了和亲子相处模式有关,和幼儿期安全感、亲密、依赖性的建立和形成也有很大的关系。绝大多数人格中的问题,都能从早期教育中找到原因。所以,要想孩子恢复健康积极的生活,父母的教育方式要做出调整和改变。

第四点,应急反应,应对措施和方法。

当孩子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,如抑郁症、社交恐惧、厌学等,一方面要及时带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,另一方面家长要配合咨询师来一起帮助孩子,同时要注意几个方面:

1、改变家庭氛围。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,孩子出现严重问题,家庭环境一定是有问题的,仅仅是孩子接受治疗而父母没有改变、家庭氛围没有变化,孩子离开咨询室回到家里,还是很容易出现同样的问题。而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过程中,家长的支持和关怀是十分重要的,尤其是对于抑郁的孩子,抑郁的核心词就是“我不够好,我不配被别人喜欢”,当孩子重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时,他内心的冰就会一点点融化。某些情况下,父母自身也存在问题,或者自己曾经受过创伤、把没有完成的愿望寄托在孩子上,这时候父母要完善自我人格、提升自我,再给孩子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。

2、减少打压和控制、多和孩子深入交流。来咨询的孩子,大多在生活中很少和家长交流,真实感受和需求经常被压抑,慢慢的也放弃了向父母提要求,最后慢慢陷入病态中,这也是对父母最后的反抗、求救,质问父母是否真的在乎和关心自己,如果父母没有接受到这个信号,孩子的处境会变得更加危险。

3、不要暴力强迫孩子咨询。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,孩子问题很危险必须接受系统治疗,但孩子处于对父母的反抗而抗拒咨询。这时候,父母不要强迫孩子进行咨询治疗,被迫进行的咨询效果是很有限的。父母可以先和咨询师深入的交流探讨孩子和家里的情况,看自身存在哪些问题影响到了孩子,从自身做出改变,给孩子做示范,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用心,只要家长愿意改变,孩子变起来会容易很多。还有一种情况,孩子对心理咨询有误解,这也需要父母首先做示范,给孩子耐心解释。

4、不要把孩子扔给咨询师。咨询中,常常有家长觉得咨询就是教育孩子“我说他不听,你来帮我教育好了,好了赶紧回去学习”。实际的咨询主要是分析孩子的情况,找出孩子的核心问题、家庭教育中的不足、亲子关系中的问题,从而制定改善和治疗方案,帮助孩子恢复健康、家庭恢复和睦。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,他人的关心爱护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给予孩子的爱,在某个角度来讲也只有父母有机会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(当然这也涉及到父母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成熟度),教育孩子的责任终归要落到父母身上,咨询师只是协助、引路及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。

5、进行自我成长,以身作则。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,孩子需要成长,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,不然自身固化的认知水平多少会限制孩子。想把孩子教育的更优秀,家长需要在两个方面成长:一方面要提升自我察觉能力,补足自己成长中的缺失、抚平创伤,完善自身人格,从父辈经验中取精去糟,防止消极家庭模式在孩子身上重演;另一方面,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,尤其是父母对于孩子,所以父母要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,不断提升自我,孩子也会主动地跟着父母脚步不断成长。

孩子的行为问题是表面,核心都在于人格,而人格的形成和家庭教育、环境有莫大的关系。某种程度上来说,在家庭较比较完整和睦、没有天灾变故的情况下,只要家长多关心孩子,重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,给孩子定规矩的同时也给孩子一些自由,都不会出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的。如果孩子出了严重心理问题,家长的教育方式、亲子关系肯定是有问题的。但另一方面来讲,家长也不用过度的担心“失职”,再完整的家庭,再优秀的父母,都不可能培养出完美的孩子,也不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和愿望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少都会受伤,而这些伤也会促进他独立去走自己的路,开启自己的人生。

总而言之,在教育孩子时多一点耐心关心和鼓励,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并给他一定自由,教孩子规则,给他积极的正向的引导,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及时回应尽量满足,在合适的时候,放他去走自己的路,让他为自己负责。父母教育的成功是培养孩子健康身体和积极健全的人格,功成名就或怡于平淡该由孩子自己去选择和成就。


孩子心理问题

Copyright©2017 YIGUO 异果心理 京ICP备16064419号

没有账号? 请点击注册
没有账号? 请点击注册

找回密码

注册

已有账号, 请点击登录